• 谘詢熱線:400-888-5135

食品色差儀在香腸色澤檢測中的應用

時間:2024-09-26 點擊:91次

香腸是以豬的腸衣灌入調好味的肉料幹製而成,以其特有的色香味形等感官特征,而成為(wei) 人們(men) 經常食用的主要肉製品,是佐酒和饋贈賓朋的佳品。然而在加工和貯藏過程中會(hui) 喪(sang) 失固有色澤,影響人們(men) 的食物感。本文介紹了食品色差儀(yi) 在香腸色澤檢測中的應用。

香腸

香腸色澤不一致的原因:

1.原料肉的影響

灌製香腸的原料主要是瘦肉,如果原料肉中含有較多的結締組織、筋膜,或肥瘦比例不適等,都會(hui) 影響肌肉色素蛋白的含量和分布狀況,致使香腸紅白不均或白色或多。

2.腸衣的影響

腸衣的質量和透明度也明顯的影響香腸的色澤,如腸衣透明度不強或透明不均,色澤不佳等,均灌不出理想色澤的香腸。

3.漂洗的影響

加工時,常進行原料肉漂洗和灌後濕腸衝(chong) 洗。原料肉漂洗以除去淤血、血水、其它雜質以及部分脂肪成分,避免出現成品香腸的黑紅斑和脂肪發黃等現象。濕腸衝(chong) 洗以除去附著其表麵的汙染物和糖份,改善香腸的直觀色澤,顯露出最佳的成色效果。如果杲漂洗不當,漂洗時間過長或水質不好,都能使香腸色澤的改變。

4.添加劑的影響

添加劑的種類和數量的不同,會(hui) 使香腸呈現出不同的色澤。通常間的發色劑是硝酸鹽和亞(ya) 硝酸鹽,助發色劑有維生素C和煙酰胺,著色劑紅曲色素等。這些設計的添加,或這是含量的不同,都會(hui) 使香腸呈現出不同的顏色。

5.晾曬和烘烤的影響

日曬時間、通風程度、烘烤方法和烘烤溫度都是影響色澤的客觀因素。如在烘烤的過程中,溫度過高,會(hui) 使脂肪融化,導致色澤變暗;如果溫度過低,會(hui) 導致難以變幹,引起色澤發黃等。


食品色差儀在香腸色澤檢測中的應用:

顏色是對肉製品進行感觀評價(jia) 和建立質量指標的一個(ge) 重要因素,人工進行目測的方法一般要花費很大的精力,而且由於(yu) 一些人為(wei) 的主觀因素,結果往往會(hui) 存在一些偏差。另外一方麵,肉製品的顏色還可以通過測定其色素的含量而決(jue) 定,但這一方法不但耗時,而且需要大量的化學試劑。而用儀(yi) 器測定的方法,比如色差儀(yi) ,通過測定出CIE三刺激值(X,Y,Z)然後通過一係列的數學關(guan) 係的轉換,把這些值轉換成易於(yu) 表示成顏色的數值。比如L*,a*,b*(CIEL*a*b*表色係),這樣就可以獲得肉色的直觀的量化指標。

食品色差儀(yi) 在測量香腸顏色時,一般采用的是CIELAB測量係統,其中,L*代表著明度,從(cong) 明亮(L*=100)到黑暗(L*=0)之間變化;a*值表示顏色從(cong) 綠色(-a*)到紅色(+a*)之間變化;而b*值表示顏色從(cong) 黃色(+b*)到藍色(-b*)之間變化。使用該係統後,任意一種顏色都可在圖表上找到一個(ge) 相對應的位置,而隨著L*、a*、b*及E*的變化,△L*、△a*、△b*及△E*隨之發生變化。

色差的表示為(wei) 在3個(ge) 方向△L*、△a*以及△b*的綜合差值,用△E*ab表示。△E*ab與(yu) △L*、△a*以及△b*之間的關(guan) 係式如下:△E*ab=[(△L*)2+(△a*)2+(△b*)2]1/2。

上述表示顏色的3個(ge) 參數L*、a*、b*和表示色差的3個(ge) 參數△L*、△a*、△b*以及綜合色差指數△E*ab等均可以通過色差儀(yi) 測量得出。當測定標準顏色樣板數據L*、a*、b*和設定的允許綜合色差指數△E*ab(允)相符時,即可快速測量並判定樣品顏色偏差。運用色差儀(yi) 對肉製品的色澤進行測定的方法,可以排除人的主觀因素,從(cong) 而使得測得的數據客觀直接,具有可信賴性。

QQ谘詢

在線谘詢真誠為(wei) 您提供專(zhuan) 業(ye) 解答服務

谘詢熱線

400-888-5135
7*24小時服務熱線

返回頂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