兩(liang) 種不同的顏色就可以稱之為(wei) 色差,為(wei) 了準確的評定色差範圍,就可以通過色差儀(yi) 測量的Lab來進行計算。很多用戶對色差儀(yi) Lab的意義(yi) 還不了解,本文就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。
兩(liang) 種顏色間的差異稱為(wei) 色差,通常用ΔE表示,盡管這種數值本質上並不能表示人眼感覺到的顏色差異,但畢竟為(wei) 確定和計算顏色差別提供了基礎。作為(wei) 一種通用規則,如果ΔE的數值越低,則顏色差別越小。例如,兩(liang) 組X、Y、Z值(矢量)以歐幾裏德距離衡量的差值由下述簡化計算公式確定:
用上述公式計算出來的數值與(yu) 人眼感覺到的顏色差異有可能是不一致的,為(wei) 此人們(men) 開始尋找更合理的顏色分類係統,以滿足視覺均勻性準則。使用普遍,且對彩色複製一直起重要作用的顏色分類係統是CIELab(一種基於(yu) 補色理論的顏色空間),稱為(wei) 國際上普遍接受的比色測定標準。國際照明委員會(hui) CIE在1976年定義(yi) 的Lab色差計算公式主要用於(yu) 對不同的Lab色差模型作標準化處理,經過了多年發展。如同其他CIE顏色模型那樣,Lab模型也通過數學方法定義(yi) 顏色,從(cong) 而使顏色與(yu) 設備無關(guan) ,這意味著Lab顏色並不隨著校準顯示器或打印機的不同而變化。
利用Lab顏色模型可解決(jue) 彩色複製過程中因使用不同的顯示器或不同的印刷設備(打印機)而引起的顏色可變性問題,易於(yu) 產(chan) 生一致的顏色。國際照明委員會(hui) 將Lab顏色模型的定義(yi) 基礎分解為(wei) 一個(ge) 光度或亮度組分(L)和兩(liang) 種色彩組分a和b,其中a組分的分布範圍由綠色到紅色;b組分的分布範圍由藍色到黃色。
顯然上圖所示的Lab顏色模型定義(yi) 可能會(hui) 使人產(chan) 生誤解,人為(wei) CIE LAB是類似與(yu) HSB的圓柱形模型,因此,右側(ce) 給出了包含全部Lab顏色的彩色立體(ti) 圖,在亮度軸的不同位置上有不同的顏色範圍。引入Lab顏色模型後,色差計算公式應改寫(xie) 為(wei) :
通過Lab模型定義(yi) 顏色時,亮度分量的取值範圍從(cong) 0-100,而其他兩(liang) 種分量的取值範圍與(yu) 操作界麵有關(guan) ,例如Color Picker規定的範圍從(cong) +127~-128,但Color麵板卻隻能在+120到-120間變化。
在圖像處理操作過程中,設計不同顏色模型很難避免。例如顯示屏顏色模型為(wei) RGB,而印刷打印色彩模型則為(wei) CMYK。為(wei) 此需要一種標準顏色模型,從(cong) 一種顏色模型轉換到另一種顏色模型時用作中間顏色模型。Lab顏色模型就是一種與(yu) 設備無光的顏色空間,在色差儀(yi) 測量時,采用Lab顏色模型,其測量結果與(yu) 視覺評價(jia) 色彩的感覺相關(guan) 性更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