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谘詢熱線:400-888-5135

3nh色差儀在豬肉色澤檢測方麵的應用

時間:2017-06-28 點擊:654次

目前,國外多采用色差儀(yi) 來檢測肉色。色差儀(yi) 是一種能分辨不同顏色的高精密電子儀(yi) 器,用它可以測量豬肉顏色的L*、a*、b*值。Lab色空間就是用L*、a*、b*3個(ge) 1組的數值來表示任何一種顏色。其中L*表示亮度,取值0~100,值越大,亮度越大;a*、b*有正負之分,+a*表示紅度,-a*表示綠度,+b*表示黃度,-b*表示藍度。用色差儀(yi) 可以測定任何一種顏色的L*、a*、b*值,根據所測的L*、a*、b*值可以判斷不同顏色的差別。另外,色差儀(yi) 還可以同時測出色度(C)和色調(H)。本文主要列舉(ju) 色差儀(yi) 在豬肉色澤檢測方麵的應用,具體(ti) 如下文講解。

用3nh色差儀(yi) 將標準肉色板(日本製)的6個(ge) 色級進行了測定,統計分析6個(ge) 色級的L*、a*、b*、C和H*值的變化規律。以肉眼對照肉色板評定法和色差儀(yi) 評定法對準豬(HH)、蘇淮白豬(75%大約克豬+25%新淮豬,SHB)、大約克豬×淮豬(YH)、長白豬×淮豬(LH)、長·大(DLY)洋三元豬等5個(ge) 品種(係)或雜交組合共計23頭豬進行了宰後肉色評定,將兩(liang) 種測定方法的結果進行比較分析。結果表明,b*值在肉色的評定中參考意義(yi) 較小;在個(ge) 體(ti) 肉色相差較小時如在(3.0~3.5分之間),色差儀(yi) 評定法與(yu) 肉眼對照評定法豬肉肉色的評定結果不一致;當個(ge) 體(ti) 肉色相差較大時,這兩(liang) 種方法的評定結構基本一致。

傳(chuan) 統的豬肉肉色評定方法是采用肉眼對照肉色板評分,以更後肋骨處的背景更長肌橫斷麵(又稱眼肌)為(wei) 評定部位。用標準肉色板於(yu) 宰後1~2h在白天正常光照評定。標準肉色板為(wei) 5~6個(ge) 色級(日本標準為(wei) 6個(ge) 色級,美國標準為(wei) 5個(ge) 色級),1~2級色淡(PSE肉),3~4級正常,5~6級色深(DFD肉)。這種評價(jia) 方法主觀性較強,同一塊肉樣,不同的人檢測,結果可能相差0.5~1個(ge) 色級。另外,在不同的光線條件下檢測,結果相差也較大。總之,將肉色分為(wei) 5~6個(ge) 級別,僅(jin) 憑肉眼鑒別,導致檢測的結果較為(wei) 粗糙,可信度較低,有必要改進檢測方法。

采用色差儀(yi) 測定肉色具有數據準確度高、客觀性強、操作方便等優(you) 點,值得推廣。本實驗利用3nh色差儀(yi) 和肉色板兩(liang) 種方法同時進行豬肉肉色評定,分析二者之間相互關(guan) 係及差異,為(wei) 豬肉肉色評定實際應用提供參考。

實驗方法色差儀(yi) 測定肉色板

采用3nh色差儀(yi) 對肉色板中的6個(ge) 色級進行測定,每個(ge) 色級測定10次,記錄所測的L*、a*、b*值,進行統計分析,確定6個(ge) 色級的L*、a*、b*值的平均值和標準差。然後根據換算公式得出H值,然後根據L*、a*、b*、C和H 值變化範圍來判斷豬肉肉質問題。

肉色測定對照試驗

按統一標準進行屠宰和肉色評定。宰後1~2h內(nei) ,用肉色板和3nh色差儀(yi) 評定新鮮肉樣肉色。肉色板評分是在白天室外光線充足時(但避免強光直射),用肉眼將更後肋骨處的背更長肌橫斷麵與(yu) 標準肉色板對比打分,準確值0.5分。色差儀(yi) 測定方法是將色差儀(yi) 鏡頭垂直置於(yu) 更後肋骨處的背更長橫斷麵上測定,鏡口緊括肉麵(不能漏光),每個(ge) 樣品測定5~8次,要求有意識地將測量位置均勻分布於(yu) 眼肌橫切麵,記錄L*、a*、b*值,依換算公式計算出色度C和色調角H值,然後將結果數據用SPSS軟件統計分析。

以上為(wei) 3nh色差儀(yi) 在豬肉色澤檢測上的應用介紹,希望可以提供相關(guan) 行業(ye) 使用者一些參考借鑒。

QQ谘詢

在線谘詢真誠為(wei) 您提供專(zhuan) 業(ye) 解答服務

谘詢熱線

400-888-5135
7*24小時服務熱線

返回頂部